其他方式登录
扫一扫微信咨询
010-53652212
(工作日)
152 0110 5575
152 1011 0562
(周末)
QQ咨询

3D打印+激光切割的“前卫科技装”决选上海滩

“这就是3D打印的时装,”设计师苑国祥介绍起一件新加坡院校选送的全白“网眼衫”,它肩部和胯部的突出部,结构十分复杂,如蜂巢、似海葵,显示了3D打印在服装造型上的不可替代性。不过,不难观察到,这件时装作品的里层衬着纱网内衣,“不然走起来会有点变扭。”



今天(11日),纽约时装学院、伦敦时装学院、日本文化学园大学、法国时装学院等结成的国际时装院校联盟(IFFTI)第二十届年会在东华大学揭幕,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25所设计院校选送近300份作品参赛,使年会设计赛事规模创出新高。最终,47位各国选手佳作进入总决赛,其中3D打印、激光切割、热感温面料、可穿戴设备等“前卫科技装”,都演绎着“艺科融合”的流行主题。

 

3D打印“围脖”,激光拉花皮革

 

白色3D打印装,是入围决选的第23号作品。作为赛事组织方之一,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苑国祥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3D打印技术引入服装设计,只需通过电脑建模,就可以实现任何结构织造,不需要纺织机械、手工缝制等,这改变了成衣传统模式。他也表示,以往,3D打印服装的材质还比较硬,如今越发软性,可穿性提高了。

 

3D打印时装还不止一件。第18号作品,由澳大利亚院校选送。其主要3D打印构件在于“颈饰”,也就是类似围巾、围脖的部分,有点像植物叶片层层叠叠、似断非断,环布在脖颈之间。但在内行眼中,这件连衣长裙作品,更为“技术派”的地方还在于激光切割。

 

原来,设计师在皮革类材质的面料上,大面积运用了激光切割技法,留下了数不清的横切口。但这些十几毫米长的切口,每一“刀”都是长度均一、排布规律。这样形成的效果,好比中国“拉花”技艺,在服装表面呈现“透气结构”,并可随服装摇曳自然开合。



同为激光表面处理专家,苑国祥博士表示,激光切割的优势正是精准、高效、环保,这件整衣的激光处理过程只需15至20分钟。而在其他情况下,激光可以处理面料的厚薄深浅,比如牛仔类衣物表面的各种“做旧”效果,都能用激光来取代印染等污染手段。据悉,东华大学今年将牵头推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7项环保标准,这也是国内外首次对时尚产品研发和消费全生命周期进行规范和指导。

 

变色衣充电衣,平衡美观实用

 

对于艺术、科技与时尚的关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吴海燕认为,“文化艺术因为凝聚了人类对社会事物发展的极度敏感和最高审美,成为创意的原始基因,因此是时尚中无可替代的根基和内涵。”因此,她将艺术+科技的设计,定义为“艺科”作品,理解为“文脉进化”。

 

以时尚为媒,以科技为翼,或许技术只有在创意中带来艺术审美。作为国际时装院校联盟中国大陆唯一执委会成员和早期成员之一,此次东华大学与日本设计名校联合培养学生带来了“变色服装”。比如16号作品,看似西装式样的黑色皮草上衣,其表面就采用了“热感温”材料。


 


不信可以当场一试:直接用大拇指按一下面料,拇指印子就瞬间变白;双手搓热,再按衣服表面,整个手印由白甚至趋黄。事实上,这种功能性材质根据接触温度的不同,变化出的色彩也有所不同。有时候,一个拥抱也会在衣服上留下有色印记,让穿衣充满着趣味性。同时,在研究应用中,用它来制作运动员服装,可以实时显示并测试运动状态带来的体温变化。


还有些决赛作品的功能性更强,那就是以20号作品为代表的“充电衣”。它运用多袋设计方式,比如左右腋下,设有长方形口袋,分别可以放置智能手机和平板型充电宝;下摆处还设有一个大大的透明口袋,袋上布满十几枚凸起的5号电池造型;其两袖袖口,还带有好几根不同手机型号接口的充电线,形成绳结装饰效果,同时也真的可以充电。评委认为,香港理工大学选送的这件成衣,努力在实用与美观之间寻求平衡点。


来源:上海观察